iT邦幫忙

2024 iThome 鐵人賽

0
AI/ ML & Data

學習人工智慧的概念和技術系列 第 28

學習 K-means的心得總結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學習過程中的挑戰與思考
在學習 K-means 的過程中,我遇到了一些挑戰,特別是在理解如何選擇合適的 K 值(即簇的數量)。如果 K 值選擇不當,可能會導致聚類結果不佳。例如,K 值太小會導致過於粗糙的分組,而 K 值過大則會導致簇之間的區別不明顯。
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學習了 肘部法則(Elbow Method)。這種方法通過計算不同 K 值下的總內部誤差平方和(SSE, Sum of Squared Errors),繪製出 K 值與 SSE 之間的關係圖,然後選擇圖中 "肘部" 位置的 K 值,這樣可以在聚類質量和效率之間取得平衡。

此外,我還學習了如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,這也是 K-means 中很重要的一步。由於 K-means 基於距離計算,因此如果數據的不同特徵在量級上差異很大,可能會導致算法偏向於量級較大的特徵。因此,在應用 K-means 之前,對數據進行標準化(即將數據轉換到同一範圍)是非常重要的。

心得總結
學習 K-means 讓我對非監督學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這種方法不僅概念簡單,而且在處理無標籤數據時非常有效。K-means 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數據中的潛在結構,並將相似的數據點聚集在一起,這在很多領域都有實際應用價值。

雖然 K-means 也有一些局限性,比如對數據分佈和初始值敏感,但透過適當的方法改進(如 K-means++ 和數據標準化),我們仍能有效應用這一算法來解決多種聚類問題。在未來的學習中,我希望能夠進一步探索更多非監督學習算法,並結合 K-means 進行更深入的應用與實驗。


上一篇
了解 K-means 非監督學習
下一篇
學習If、Elif、Else 條件控制語句的結構與原理
系列文
學習人工智慧的概念和技術30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